新聞中心

近日,《自然》期刊發表一項氮化鎵單晶的激光減薄新技術!

發布時間:2022-05-16
分享到:

       近日,《自然》期刊發表一項氮化鎵單晶激光減薄新技術,其作者包括諾貝爾得主天野浩。

       據介紹,該技術可以將氮化鎵襯底產能提升3倍,同時可以省去襯底拋光工藝,因此有助于幫助降低氮化鎵單晶器件制造成本,該技術也有望應用于碳化硅單晶切割。

       根據文獻,名古屋大學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等組成的研究團隊,新開發了一種 GaN襯底減薄技術——激光減薄技術。

此前,他們已證明可以用激光對GaN單晶進行切割,且切割后的GaN襯底經過拋光可以重復使用。
       而此次他們通過實驗證明,該技術同樣適用于GaN-on-GaN HEMT器件制造,即在器件制造之后采用激光工藝進行減薄,該技術可顯著降低 GaN 襯底的消耗。
圖片
損耗大  良率低
傳統技術局限多多
       眾所周知,GaN是一種十分理想的制作功率器件的材料。但是,GaN襯底價格昂貴,在GaN襯底上制造的 GaN 基器件尚未在廣泛的領域實現商業化。因此,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昂貴的GaN襯底的消耗,襯底切片越薄越多,良率越高,是切割技術所追求的目標。
圖片
       但是傳統的技術卻有著諸多局限。
       首先,損耗大。傳統技術無法避免切片過程中的切口損耗,且襯底面無法拋光重復使用,需耗損較多的GaN襯底來能得到一個器件層。
       再者,良率低。傳統技術的一般流程是先切片,再鍵合相應的晶體,才能進行后續制造。那么則需考慮鍵合器件層等一系列問題,如化學和熱效應等。而在此過程中,增加了出現次品的可能性。
       傳統技術絕大部分都是先在GaN晶體上切割出GaN襯底,再從襯底中進行切片,以進行后續制造。但不可避免的,會造成較大耗損良率低下的問題。
以前,每400微米厚的GaN襯底只制作一個器件層。
新技術:
減少300%GaN襯底耗損
       為突破上述技術的局限性,該研究團隊新開發了一種基于激光技術的減薄GaN襯底的方法,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昂貴的GaN襯底的消耗,每100微米厚的GaN襯底可以制作一個器件層,相比以往減少了300%的損耗。
       該技術已被證明可以在器件制造之后進行減薄,實驗過程中被減薄的器件沒有觀察到明顯的斷裂,也沒有觀察到對電氣特性的不利影響。
       這項技術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亮點:器件制造后進行減薄,所消耗的GaN襯底的量將僅為切片器件層的厚度,并可以通過拋光去除以重新使用。換句話說,使用該新技術有望實現GaN襯底0耗損!
圖片
       此外,在器件制造后進行減薄,也更便于獲得薄型GaN層。器件越薄、散熱越好,性能也就更優越。
       文獻中提及,該新技術和傳統的Smart Cut?技術有相似之處,Smart Cut?技術采用的是離子注入法切割,可切割出亞微米厚度的非常薄的GaN層。但激光切割技術很難切出如此薄的GaN層,因為GaN在激光切割過程中會被分解。
       為此,該團隊開創了背面激光照射法來剝離器件層。
       實驗結果表示,通過激光技術將GaN-on-GaN HEMT減薄至50 μm厚度,其仍可以正常工作,切片前后器件的電特性變化不大。這意味著即使在器件制造之后也可以應用激光減薄工藝。它還可以用作半導體工藝,用于制造厚度約為10 μm的薄器件,而無需拋光GaN襯底。
圖片


官方公眾號
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激情,69日本XXXXXXXXX69,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